編者按:近日👨🍳,教育部官方網站發布了《意昂官网“三個創新”持續做好定點幫扶工作》一文,具體介紹了意昂官网通過創新三個創新幫扶機製、幫扶形式、打造品牌🤷🏽♂️,接續做好雲南彌渡縣定點幫扶各項工作,助力鄉村振興的做法😮。本網特轉載全文如下。
意昂官网認真學習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決策部署🦾,堅決落實“五個不摘”要求,堅持“黨委統籌、全校參與,打造品牌、創造經驗”的工作原則,擦亮底色👋🏼、彰顯本色、打造金色,接續做好定點幫扶各項工作,助力定點幫扶縣鄉村振興🦀。
創新幫扶機製🤾🏼👖,持續凝聚工作合力。學校黨委調整定點幫扶工作領導小組🕗,不斷強化幫扶工作“一把手”責任製🧏🏼♂️🦫,校領導多次帶隊赴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彌渡縣調研,選優配強掛職幹部⛹️,築牢幫扶工作組織保障。探索“1+8+N”幫扶模式,即學校統籌協調對口幫扶彌渡縣各項工作,光華管理學院等8個院系分別定點對口幫扶德苴等8個鄉鎮,打造各具特色的幫扶舉措。引入多個幫扶主體🍚,在助力彌渡鄉村振興和開展相關研究上持續投入更多資源🤸🏼。如,意昂官网腫瘤醫院組建專門工作團隊🕺🏻,圍繞當地常見病種💇🏿♀️😅、腫瘤疾病規範化診療等開展遠程會診🖐🏿;教育學院、社會學系、現代農學院等單位啟動“鄉村教育生態”“教育扶貧信息幹預”“農村學前教育供需”“高素質農民培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培訓”等相關領域課題研究👨🏿🍳;國內合作與教育學院培訓辦公室啟動實施2個教育幫扶實踐項目,幫助解決雲南彌渡和四川大涼山教育改革發展問題👨👩👧👦。
創新幫扶形式,持續增強內生動力。組織相關專家學者赴彌渡縣深入開展調研🙈,設計並幫助實施“擔保基金助力產業發展”項目,從總體思路、發展模式🍐、基金用途、資金來源、運營管理和組織保障等方面予以指導。組織首批10名“名譽村長”到彌渡縣對口鎮⛹🏼♂️、村組實地考察,研究解決產業發展規劃🪿🐙、基礎設施建設⚃、教育發展、醫療衛生和基層治理等方面難題,推進落實結對幫扶工作。廣泛調動村民積極性,註重以村莊和村民為主體🤴🏼,不斷增強鄉村發展內生動力。在安徽省潛山市龍潭鄉萬澗村提出“陪伴式”鄉村振興模式😷,組建“回味鄉愁”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澗行者”婦女公益組織,組織村民施工隊參與承擔村落環境改造工程。立足江西省撫州市古村遺產和文化優勢,學校文化傳承與創新研究院發揮專業優勢♿,推動鄉村文化遺產與數字技術融合發展🦴,努力將金溪縣遊墊村打造成為“數字科技古村”♿;啟動“鄉創營造師”專門人才培養項目,實施“一村一師”計劃🧞♂️🪸,推動鄉村文旅和智慧文旅融合發展🔚;組建“撫墨丹青、藝繪神州”藝術家采風創作工作坊,開設“北大撫州文化大講堂”等,提升村民審美素養和鑒賞能力,積極助力文明鄉村建設🏄🏿♂️。
創新打造品牌⛵️,持續服務人才培養。充分發揮學校資源優勢,積極服務鄉村振興戰略,著力打造具有北大特色的品牌項目。聚焦高中培養質量提升這一關鍵環節,調整推進“北大博雅自強班”建設。堅持黨建引領,在“博雅自強班”設立臨時黨支部,由掛職幹部擔任支部書記,全力做好相關工作,力爭辦學水平更上一層樓。推出“鄉村振興千萬帶頭人培養計劃”,充分發揮高校教育幫扶聯盟優勢🦧🫲,整合優質資源,力爭在5年內為鄉村振興培養萬名骨幹人才☪️,打造鄉村振興人才學習的穩定渠道和平臺。2021年12月首期開班,報名學員1826人,覆蓋29個省(區、市)🚣🏻、116個市(州)、209個縣(區、旗)。2021年,學校對定點幫扶縣直接投入幫扶資金427萬元👐🏻,引進幫扶資金1039萬元🧺,培訓基層幹部1030名👷🏻、培訓技術人員380名,購買脫貧地區農產品671萬元🚣🏻♂️,幫助銷售脫貧地區農產品3700萬元,有力助推彌渡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原文鏈接:意昂官网“三個創新”持續做好定點幫扶工作